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青海瞿昙寺发现西北地区最早的壁画长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5-27
专家近日研究发现,被称为“袖珍故宫”的青海瞿昙寺中保存的巨幅彩色壁画,是迄今为止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壁画长卷。

始建于1392年的瞿昙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坐落在青海省乐都县境内,其总体结构布局、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十分相似,历史上又曾是明王朝的皇家寺院,因此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小故宫”。

青海省政府参事、知名藏学研究家谢佐说,瞿昙寺的壁画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是瞿昙寺的艺术瑰宝,无论规模、年代还是艺术价值都堪称西北之最。

瞿昙寺壁画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两厢廊墙面上的巨幅彩色壁画。两厢廊随地势而建,从中殿两侧拾级而上,平地陡起,有斜廊相接。由于布满了壁画,也被称作画廊,又因其下面布设有排水暗道而被当地群众称为“七十二间走水厅”。

记者看到,壁画内容多为佛教传说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有“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善明菩萨在无忧树下降生”“龙王迎佛入龙宫图”“六宫娱女雾太子归宫图”等,壁画构思奇巧,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值得一提的是,在靠近隆国殿右侧的“佛祖涅槃图”上,画有一处屏风,屏风画面上留有“甘肃平凉孙克恭及其子弟”的题名。谢佐说,皇家殿宇中的画,画师不允许署名,否则会有杀头的危险。但这位画师巧妙地利用屏风,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除了两厢廊的壁画外,瞿昙寺大殿的墙面上也布满了壁画,与两厢廊壁画不同的是,大殿里的壁画全部是藏传佛教内容,非常高大,有的用布幔遮盖。

另外,壁画上的亭台楼阁、山水云石、奇花异草、人物服饰等,具有美术考古价值。特别是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有山水、花鸟、人物等,不仅内容有佛教故事、世俗生活场景等,而且壁画的技巧、线条、色彩等都有借鉴意义。

壁画全部是汉式国画的工笔画;壁画上的动物、植物荟萃南北,应有尽有。“画中有画,画中有书法”的特点说明,当时书画作品在民间广受欢迎,已经登上大雅之堂。

谢佐介绍说,这些壁画全部采用当地的石色,着色牢固,虽历经600多年历史,仍然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