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遗址出千年鸱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3-26]
记者来到南越国宫署遗址,见到这件有1000多年历史的黄釉陶鸱吻。该鸱吻高达一米,外形较为完整。据悉,目前,这件文物已搬到文物保存室进行清理和复原工作,今后将放在建成的南越王宫署博物馆中向市民展出。
它,惊艳出土,深挖两米浑然现身
“当时我们正在南越国宫署遗址规划出来的南汉国遗址进行常规的考古挖掘,挖到2米深的地方,在一堆废弃堆积中露出了黄色釉面的物件,再仔细深挖下去,竟出现一件庞大的兽件,规模宏大,我们都判断这是一件重大考古发现。”南越王宫署博物馆筹建处考古研究部李主任说起发现文物的经过仍然十分兴奋。
据李主任介绍,这件文物是在南汉国两座大型宫殿台基之间的废弃堆积中发现的,是南汉国宫殿使用的鸱吻。当时出土的兽件里面充满了泥土,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其中的泥土清空,而且要四人合力才能把它抬起。连日来,考古人员对它进行泥土清理、拼接、复原等处理,整个鸱吻残件便日益清晰了。经过丈量,该文物高约一米,宽约八十厘米,重达六七十斤,釉色均匀带有光泽。“此前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文物最大只有四五十厘米,这么大规模的出土文物还是第一次。”李主任说。
记者看到,这件出土的鸱吻残件全身刻鱼鳞纹,背部刻羽翼,龙爪凤尾,身下刻云气纹,头部残缺。但仍可以判断它是一个瑞兽的建筑构件,并且延续了唐代鸱吻的敦实风格,线条流畅。
实在价值不菲,留存至今是个奇迹
李主任说,“这是目前广东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釉陶雕塑鸱吻,比陈氏书院(陈家祠)屋顶上的石湾釉陶鸱吻要早950年,比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山西华严寺大殿琉璃鸱吻还要早近100年,可以说,它是广东石湾釉陶雕塑鸱吻的鼻祖。”
“广州的天气潮湿,一般陶制的文物难以保存,这么精美的大型鸱吻保存下来真是一个奇迹。”根据测试,考古人员判断该鸱吻烤制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工艺高超,经历火烧和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持原有的风貌。考古人员分析,根据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文物应该是当时经过手工捏制然后放进窑里烧制而成。另外,参照故宫宫殿的用途设置,再结合鸱吻的规模和样式,极有可能是南汉王的寝宫或皇后的宫殿上的装饰品。
窥一斑见全豹,宫殿奢华非能想象
自1995年以来,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西侧的市长途电话局、原市文化局大院和原儿童公园以及中山四路原致美斋等地,均发现有南汉国时期的大型宫殿、廊庑、走道、水井和八角形塔等建筑遗迹,结合这次出土的黄釉脊吻,以及之前出土的雕有16狮大型柱础石等,可知当时南汉国宫殿建筑的规模极其宏伟、华丽。
考古专家介绍,虽然南汉国王朝仅存在55年,历经四主,但宫署大规模修缮建设就达三四次之多,极尽奢侈。
记者在出土鸱吻的宫殿遗址所见,南北纵深三进,近15米,东西宽达30多米。考古专家带领记者踏上铺满青石砖的长廊,只见这条长廊南北向贯穿整个宫署遗址,北达广州大厦边,南面边界跨过中山路南侧,长达200米。可以想象当时宫殿的不凡气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