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王莽时期“九鼎”古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2-22]
为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工程,西安考古人员去年对西安北郊汉长安城墓葬区进行了调查勘探和部分发掘,共发现汉代墓葬440余座,出土陶、铜、铁器和玉石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其中一座由5件铜鼎和4件陶鼎组成的王莽时期“九鼎”古墓属首次发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程林泉介绍,这些墓葬西距汉长安城两公里多地,它们的方向大部分为东西向,棺椁大多为一棺,个别为一棺一椁,且绝大多数已被盗扰。 此次发掘中,较为珍贵的是发现了三座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的墓葬,其中“九鼎”古墓价值最高。
程林泉说,虽然盗扰严重,王莽时期“九鼎”古墓仍出土文物203件,其中一个耳室出土大小基本相同的铜陶组合的9鼎,一个耳室出土了大小基本相同的小陶鼎13件,首次向世人展示了王莽复古改制时的礼器信息。
据了解,这套铜陶组合的9鼎中有5件铜鼎, 其器形宏伟,口沿下装饰比较疏朗的窃曲纹,通高44.5厘米,重约20.5公斤;而4件釉陶鼎的形制、纹饰与铜鼎相同,通高40厘米,重约9公斤。
程林泉说,这些大小基本相同、组合完整的鼎在陕西关中地区甚至其他地区的王莽时期墓葬中应属首次发现。“九鼎是王莽托古改制的真实物证,首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是如何依据《周礼》来恢复古制的。鉴于王莽及其托古改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中期以后,礼制渐衰,墓葬中已不再流行铜礼器随葬,而是以陶器为主,以实用器为主。王莽时期实行托古改制,但内容多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货币方面的改制已由以往出土的“王莽货币”得到印证,礼制方面的改制尚缺少考古材料。
此外,考古人员在另外一座墓葬中还发现了43件珍贵器物,其中有釉陶鼎、釉陶盒、釉陶壶、釉陶仓、五铢钱、玉衣片、玉鼻塞、玉器废料、石砚、骨管饰等。尤为珍贵的是,该墓出土的数片玉衣片制作精细考究,属于西安汉墓为数不多的玉衣之一。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