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南京明城墙“白瓷城砖”窑址现身江西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11-12
南京明城墙上有一种白色的城砖被称作“白瓷砖”,从砖侧的铭文来看,这种砖来自明代江西袁州府,但其窑址何在一直不为人所知。记者昨天获悉,烧造白瓷砖的窑址已被发现,目前已知的窑址绵延6华里,沿当地的袁河北岸掏出3层窑膛。

据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杨国庆介绍,南京明城墙城砖的烧砖地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和安徽5省,此前只有江西未发现烧砖窑址。杨国庆和同事上周在江西寻找窑址时,在宜春县有了发现。当地一位老人称自己年轻时沿河捕鱼曾在古窑里躲过雨,老人带着手电和镢头开路,把杨国庆等人带入袁河北岸茂密的草木中,拨开河岸的藤蔓,直径2.5米、高2米的“馒头窑”便出现在人们眼前。根据窑址内的碎砖的尺寸、质地和铭文来看,这里正是当年烧造白瓷砖的窑址。据估算,这种馒头窑每一窑的烧砖量为百把块,烧造量并不大。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片窑址在河岸上呈三排分布,绵延长达6华里,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明城墙烧造城砖的窑址群,馒头窑名如其形,古代劳动人民借着河岸的坡度,在岸上掏出一个个馒头状的窑洞。根据记载,600年前当地有数万人在袁河边取土、和泥、运柴、烧窑,从这里转运赣江,入鄱阳湖再进长江运至南京。

杨国庆带回的一块城砖上,两侧的铭文有袁州府提调官、通判、司隶、总甲、甲首、小甲、窑匠和造砖人伕的名字,是制坯时用木模印上去的,其中司隶陈廷玉是很多研究者熟悉的名字,南京明城墙的很多城砖上都有他的名字。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