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百件釉下五彩陶瓷精品亮相北京 尽显和谐之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11-06
120余件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珍品亮相北京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姚润丰)历史上的精品、事件性纪念瓷、国际大师瓷……120余件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代表作品,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由湖南省醴陵市政府主办,醴陵市金煌瓷艺、北京汉今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和谐之美——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展暨纪念2008年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纪念用瓷启动仪式”5日在北京启动。这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面世,多件珍稀瓷器首次与公众见面。

记者从展览会上获悉,这次展会共有五大类120余件珍品亮相,包括宣统御制官窑釉下五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扁豆双禽瓶”等弘扬华夏文明的历史精品,体现醴陵釉下五彩陶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工艺特色。

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是釉下着五彩色的瓷器,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历史藏品很少流落民间,非常珍贵;同时由于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现代精品数量也十分稀少,因此醴陵釉下五彩瓷一直是收藏家们追寻的目标。

湖南醴陵市委副书记陈立耀表示,作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专业展览,是迄今为止展览规格最高、展会规模最大、展出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展览。同时,为了纪念2008年毛主席诞辰115周年,将推出毛主席纪念用瓷。

本次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展将于11月11日结束。

百件釉下五彩瓷亮相中国美术馆 呈百年光彩

11月5日,“和谐之美·中国湖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展”上,将有一百多件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精品呈现在中国美术馆。这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隆重面世。

醴陵自东汉时就有陶瓷作坊,清末光绪年间著名的文化名人熊希龄看中了醴陵的优良土质,创办了“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改进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成功创造了醴陵釉下五彩瓷——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一次入窑成功烧制的真正釉下着色五彩瓷,醴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瓷都”。醴陵釉下五彩瓷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保护彩绘纹饰不被外界磨损,能够历经百年仍光彩照人,靓丽如新。在新中国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生活用瓷,并且经常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友人。(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