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学者称发现绝迹中国柴窑瓷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11-01]
日本一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27日在北京称,日本发现了绝迹千年的中国古代名窑柴窑瓷器。但是,中国文物部门对此尚未有定论。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当天,64岁的日本伊豆高原艺术馆馆长对中如云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保护座谈会」上,播放了他带来的《雨过青天觚-古窑至宝﹒千年之旅》资料片,画面中的一件中国古代柴窑瓷器-青百合花瓶令在场的中国文物界人士大开眼界。
柴窑,中国古代窑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据明代《博物要览》记载,柴窑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古诗形容柴窑瓷器为「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然而,中国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没人见到过完整的柴窑器物。自古以来,对柴窑的争议不断,且莫衷一是。
据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对中如云先生新著《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介绍,9年前从日本一个茶具店发现的这件青百合花瓶是一件蓝色陶瓷器,高290毫米,呈喇叭状的开口直径167毫米,底座直径105毫米,瓷器釉面如油般光泽,瓶口留下了30多处修补过的痕迹。无论形状,还是大小,都像一只适合摆放在桌子上的花瓶。
资料显示,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宋代素有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六大名窑」之称。柴窑位居「六大名窑」之首,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官窑」,但明代以后,柴窑开始绝迹。因无人见过柴窑的实物,柴窑在后世的记载中消失,中国古代「六大名窑」逐渐演变成了「五大名窑」。
30年前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物的对中如云说,青百合花瓶是出自「后周的官窑」。根据牛津大学「热发光法」测定的结果,青百合花瓶烧制的年代为700年至1100年之前。他认为,青百合花瓶具备历史文献记载的柴窑特征,且修补的痕迹可推断到四五百年前。「虽然不能肯定它就是柴窑,但也没有证据予以否定」。
对中如云先生长期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在日本举办「中国古陶瓷展」、「中国丝绸之路展」等展览,并将所珍藏的史可法绝笔捐赠给中国扬州史可法纪念馆。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表示,中国史书对柴窑虽有记载,但一直只是「美丽的传说」,无人见过实物。对中如云先生收藏的青百合花瓶是否是中国古代的柴窑瓷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