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莆田挖出千年老庙 疑与南宋大奸臣贾似道有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9-08



暗合莆田当地古老童谣疑

  莆田城厢区一山村惊现古寺庙建筑群遗址。据当地村民称,他们是在兴建寺庙中发现的这座庙下之庙。
  昨日,经莆田市博物馆馆长许庆贤鉴定,确认此为南宋古刹遗址,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村民称,古刹与当地一首古老童谣相吻合,疑与南宋奸臣贾似道有关。
  昨日上午,在莆田市城厢区临川镇硋灶村侯厝自然村,村民陈文栋讲述了该古刹发掘的经过。近日,村里雇了挖掘机,在寺利埔坡上开挖,准备盖一座寺庙,没想到在挖掘时,竟然挖出了一些莲花形的大理石柱础、瓷片、两种不同花纹的瓦当,还有一些青花瓷碗碎片等物品,村民遂将此事向莆田文物部门汇报。
  昨日上午,莆田市博物馆馆长许庆贤一行人,对古寺庙遗址进行考察,鉴定莲花形的大理石柱础为南宋古物,瓷片为宋代建窑出品,瓦当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中叶物品。据此,许庆贤认为,该寺庙兴建于南宋,清代中叶经过修缮,此后毁于大火,被掩埋于山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刹。
  村民陈文栋还说,该村流传着一首古老童谣:“天生贾似道,大道又大奸,生在京都城,死在宝林庵”,但当地老百姓却一直不解其意。直到昨日,许庆贤馆长考察证实,挖掘出的古庙为南宋古刹,这才将童谣中的南宋奸臣贾似道,与古刹联系了起来。
  据史料记载,贾似道为南宋末年宰相,公元1275年元军南侵,贾似道领兵援救鄂州(今湖北武昌),结果全军覆没,被扁至循州(今广东龙川),途经福建漳州母棉庵时,被县尉郑虎臣所杀,郑虎臣曾在庵内树碑记载此事。
  许庆贤馆长说,如果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具考古价值的文物,他们将向省级文物部门汇报,决定是否组织专业考古人员进行挖掘。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