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三星堆象牙修复露出真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9-01
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两根修复成功的三星堆象牙,光洁精美,令所见者啧啧赞叹。象牙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20年前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几十件象牙一直被“封藏”,直到两个月前,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的文化遗存保护新材料通过国家验收,“还原”象牙“真容”才成为可能。
修复的象牙,能经受颠簸
走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室的桌面上摆放着两根“完整”的象牙,黑色的表面上夹杂着些许绿色,凹凸不平,乍一看如干枯的树木。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告诉记者,三星堆象牙是被火烧、砍砸后放入祭祀坑,坑内埋藏的器物又复杂,象牙表面的绿色就是青铜器的铜锈渗入染上。当年出土时,只“在象牙表面刷了一层胶”,然后放置在铺满沙子的大木箱中。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固定象牙表面,内部还是松散的。快20年时间过去了,一些象牙已变成了粉末,再也无法修复。杨晓邬说,已修复的两根象牙,从内到外都得到加固,现在可以随意移动,“应该能经受长途运输的颠簸”。
修复工序复杂,需心细如发
参加三星堆象牙修复的是8人小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宋艳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修复象牙至少要经过五大步骤。先要用纱布把每段象牙包裹起来,用6-8片很薄的竹片把一段段象牙拼接成完整的一根,再用纱布捆好;然后把它放入加固材料中浸泡加温,温度不超过120℃,12小时左右;取出象牙在自然条件下固化,拆开纱布和竹片,“象牙成为一体,具有一定强度了”;再用出土的象牙残渣加固材料制作成“象牙泥”,敷在象牙的接口之间,同时用电吹风加热;最后,手术刀等工具“上台”,修整象牙的纹理,使拼接好的象牙“浑然一体”。
宋艳计算,第一根象牙修复,前后共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在修复第二根象牙时改变了方法。先把每段象牙放入加固材料中浸泡使之具有强度,“这样用手来拼接固定象牙就不怕用力,有利于接口对接完好。”第二根象牙修复只用了20天左右。
“修复后的象牙在外观质感上比修复前颜色更深,有一定光面,这一点不太满意。”杨晓邬有些遗憾,“目前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还不能改善材料的特性,只能在后期的工艺中尽量降低弊端。”据了解,刚修复的两根象牙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才能决定是否把剩余的象牙全部修复。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