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环市东路惊现南汉钱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8-18
  考古人员在工地的西北部挖出了一个大坑洞,其开口近长方形,长1.3米、宽1米多,壁向外扩,底深1.4米、长2.2米、宽0.7-1.3米。在其底部中间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成串成串的铅钱,初步估算约万枚左右,原来这是一个大钱窖!
  昨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大部分铅钱已被红土粘固在了一起。铅钱均为圆形方孔,但有大小两种,厚薄不均,小的字形潦草,大的略为工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马建国拿着一枚散落的铅钱告诉记者,钱文为阴刻,顺读是“乾亨重宝”四个字。“因为铅钱是南汉国的代表性钱币;而‘乾亨’又是南汉时期的年号,所以我们断定,这是南汉的钱窖”。
  记者了解到,“乾亨”是五代十国时代南汉主刘龚的年号。刘龚原名刘岩,于公元911年在广州称帝后,国号大越,年号乾化,917年改为“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因为当年国库虚空,造钱用的青铜更是少得可怜,所以从南汉开始才大量铸造和使用廉价的铅钱。《十国春秋》有记载:“刘岩因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
  钱窖或为战乱中开挖这南汉钱窖究竟是哪来的?目前专家有两种推测:一种是一千多年前,工地所在处为一大户人家的住所,住家专门秘密开了该钱窖藏钱;而另一种则是古人在战乱时期匆忙埋藏财物而开挖的,“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点”。
  该南汉钱窖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考古专家只称“价值连城,不能单独用钱来衡量”。不过记者则从收藏市场上了解到,南汉刘龚乾亨年间铸的“乾亨重宝”铅钱,当年的面值相当于现在的“1元”,不过如今1枚铅钱的收藏价值则为500元-10000元不等。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