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最早的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8-10]
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古墓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在502号墓葬的角落发现了4具人形木俑,考古人员判断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俑。
在502号墓葬的角落,考古人员发现了4个人形木俑,由于年代久远,木俑已经完全腐朽成为泥俑。
陕西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主任张天恩博士介绍说,用俑陪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变革,殷商时期普遍流行使用活人殉葬,到了西周时期殉人现象逐步减少,春秋以后基本绝迹。起而代之的是以俑代替活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之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现在战国早期的秦国。这次发现的这4件木俑是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俑,比秦始皇兵马俑早了600年,这个发现对研究中国礼葬制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被盗墓贼发现的惊人古墓群
梁带村,一个千余人口的小村子,位居黄河西岸,一段明清土城墙穿村而过,村北一条宽约50米、深达40米的鸿沟向东延展300米入黄河。紧挨着鸿沟的南部,就是令世界瞩目的梁带村古墓群所在地。这一古墓群被认为是1974年以来发现的惟一没有被盗掘的两周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葬群。据专家考证,方圆33万平方米的韩城梁带村古墓群已在10余米深的地下沉睡了近3000年。2004年8月的一个深夜,盗墓人的一声“炮响”惊动了梁代村的村民,在村民护墓与盗墓贼疯狂盗掘的争斗中,古墓群慢慢进入了考古学家的视野,引起文物保护部门对的关注,并导致了墓葬群的最终现世。
两周“27号”墓主人揭密26号大墓出土的铜鼎、簋、壶均铸有“中姜作为桓工公尊鼎(簋、壶)”,文字信息直接而准确。这段铭文的意思是,中姜为她的夫君桓公,也就是27号墓主所做的器物,即27号大墓为桓公,26号墓主是桓公夫人“中姜”。再进一步说,19、26、27号大墓均出有带“芮”字铭文,所以说27号墓主就是芮桓公。
谜团:芮国国君墓出现在梁国
梁带村两周古墓遗址的考古发掘之中,发掘现场可见芮国国君墓,呈“中”字型。但是据专家介绍,梁国和芮国在同一时代,而在古代韩城这块地方是梁国,那么为什么芮国国君墓出现在梁国呢?据说这之间还有一段“爱情故事”,期待考古学家进一步的发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