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重金络壶原是燕国重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7-30
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重金络青铜壶,是1982年2月10日出土于盱眙南窑庄窖藏的三件国家级文物之一,是唯一一件能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于一身,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能体现泥范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现存青铜器,堪称国之瑰宝。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王金潮认为,重金络壶残高为24厘米,口径12.8厘米,腹径22.2厘米,足径13.8厘米。虽然长期受到20公斤黄金的压力,长埋地下二千年,在双金属与应力腐蚀的作用下,腹下部镂空纹饰已有残损,但仍是中国青铜时代泥范铸造工艺技术最完美的产物。而最为显著的历史意义,在于铜壶有三处铭文:一处为口内,内容为“廿五重金铬壶受一孛五纣”,这是一批器皿的编号,名称,及容积。然、孛、纣为战国时燕国的专用量词,相当于当时的斗、升,故可确认此壶铸成时为燕国器。第二处铭文在圈足内侧,虽已被锐器錾凿,但从残迹中可见约三四字,可能为“王后右酒”,可能为使用者的记铭。第三处铭文在圈足外缘,共有刻铭29字,铭文为“隹王五年,奠易(阳)陈旻,再立事岁,孟冬戎启,齐藏戈子斿。陈璋内、伐匽(燕)邦之獲。”金文内容与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陈璋方壶大致相同,可互为补正,故此壶又俗称“陈璋圆壶”。隹王五年即齐宣王五年(公元前315年),陈旻即田忌已复位,陈璋即史书中的章子,带兵攻打燕国都城,掠获的战利品。这一铭文反映了战国中期的一大历史事件:燕王哙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三年引起燕国内乱,在齐王的阴谋煽动下内战越甚,齐趁机发兵攻打燕都城,在“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情况下大胜。掠获燕国王室重器。此一事件《史记·燕召公世家》、《战国策》都有记载,然作为当事国齐国来讲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故《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并未记载,此铭文的再现,可证明发生在2300年前的历史事件确实可信。
重金络青铜壶造型奇伟,纹饰华丽,又是集三处铭文于一身,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器铭“重金络壶”是它对镂空工艺的自名,即多层缨络装饰的青铜壶。这是工匠在完成此壶时,对这种镂空工艺的自信命名,这也是所有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以工艺命名的青铜器。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