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秦始皇陵内埋了栋高楼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7-12
秦始皇陵内埋了栋高楼,系为高出秦地面30米的台阶式墙状建筑
中国考古专家最近研究发现,在50米高的秦始皇帝陵封土里面,埋藏着一栋30米的“高楼”。
2002年中国启动了863“秦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工程,主要任务之一是用已有的物探化探技术方法验证包括秦陵封土在内的相关问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段清波说,这栋“高楼”分布在秦陵地宫之上、封土堆下的墓圹周围,是一组环绕墓圹周边、上部高出秦代地表30米左右、体量巨大、夯层厚约6~8厘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围就的内部即墓室上部是以粗夯土填充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窄下宽,内外均呈台阶状;夯土台顶部内侧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07米;夯土台顶部外侧东西长168米,南北宽142米;其南墙顶宽16米,北墙顶宽19米,东西墙顶宽22米;南、东、西、北墙(南墙尚未勘探)的外侧均为九级台阶,外侧台阶高3米,宽2米;东墙、北墙内侧现已发现六级台阶,南墙、西墙尚不清楚。
根据资料分析,这栋“高楼”建筑的夯土基础的一部分在墓圹外,一部分伸进墓圹内,伸进墓圹的夯土可能紧贴墓壁建造,接近墓室部分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青砖和石材。“重要的是,在东、西、北墙外侧的台阶上发现了较为广泛的瓦片,但在台阶式墙状建筑的顶面几乎没有见到瓦片,顶面及各级台阶上也没有发现红烧土和木炭遗迹。”
秦始皇帝陵封土呈覆斗形,高50米左右,底部南北长达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古代中国体量最大的帝王陵封土。这座九级高台木构建筑被完全覆压在巨大的封土之下,除借助科技手段之外无人能见,目的是供秦始皇帝的灵魂出游时使用的。
“高台建筑应在秦始皇死前已建成,最后的封土是夯筑而成的,只不过夯层的厚度在40~70厘米间,比‘高楼’粗糙得多。”段清波说,“这种在封土中出现高台建筑的墓葬形式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其前后皆不见事例。”
秦始皇帝陵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的重要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说:“秦始皇常常有超出常人的思想与做法,在他自己的陵墓建筑中出现这种罕见的建筑形式,或许并不奇怪。”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