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藏家关注纸藏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7-11]
日前,上海云洲古玩城举办了一场“首届全国旧书·纸藏品交流会”,从整个交流会上看,交易成功率高和交易密度大成为这次展会的明显特点,纸藏品行情在沪逐步走高,投资前景乐观。
数月前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海派收藏研讨会”上,各地专家对海派收藏的多元性、创新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达成了共识,而此次展会的主体内容纸质藏品由于区别于传统收藏,是典型的“现玩”,因此完全符合了海派收藏的特征。与青铜、陶瓷等传统古玩相比,或许纸质藏品的年代没有那么久远,但作为收藏的一个门类,其丰富多彩的品种分类和直观的文字图案记载,更容易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的烟云了解过去的时代。
此次展会共有300余家来自全国的经营商参展,展示交流30多个大类、上万个品种的纸藏品和旧书刊。其中有钱币、邮票、票证、海报、宣传画、老照片、月份牌、日记本、字帖、信件、手稿、烟标、火花、糖纸、门券、股票、磁卡、字画、剪纸、地图、“文革”品、旧书、古籍、报纸、杂志、创刊号和连环画稿等等。品种之多、门类之全,堪称业内首次。3天的展会,吸引了大量的纸藏品发烧友扎进“故纸堆”中流连忘返。
据了解,交易中为收藏者看好的有清代民国的古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的各类票证、连环画册等。有一些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一位河北商人展位上陈列的几本《朝日周刊临时增刊——支那事变画报》颇引人注意,该刊由日本媒体于日本侵华期间印行,虽然封面上使用了一些粉饰日军的照片,但翻开内页,“轰炸上海”、“南京战役”、“日军装甲部队在华北”等等,一幅幅硝烟弥漫的图片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清代民国的古籍、原版的连环画也是展会上的抢手货。一位展商带来的几十本民、清线装旧书,不出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而一套4册1965年原版的《红岩》连环画,要价也达500多元。一些“文革”时期油印的盖有“革委会”红图章的收据凭证,居然也吸引着人们争相挑选。有收藏者表示,纸藏品由于集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文献内涵和史料价值,是海派收藏的重要资源,故越来越受到爱好者和专题研究者的青睐。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