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文物维修工”救下2500年前珍贵国宝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7-05
近日,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越国贵族墓葬在南京博物院展出。2000多件来自越王勾践时代的礼器、乐器以及生活器一经展示,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可是谁知道,这批已经历经2500年历史的珍贵文物,刚刚出土时大部分已经破碎。昨日南京博物院文保所专家周健林向记者披露了整个“鸿山越墓”文物修复过程。
  “其实发现这批文物至今,我们一直在做修复工作”。周健林指着展厅的一个陶缸向记者介绍:“这是越国时候用来盛放米面粮食的,也就是那个年代的米缸,米缸的多少也是当时贵族身份的象征,在这个墓里一共出土了100多个。”从外观上看,这个“越国米缸”形态完整,几乎看不出有过修补的痕迹。周健林表示,这是他和助手花了一天时间,把现场所有的碎片都经过仔细核对和比较才重新修复起来的。但是由于许多细小的碎片已经风化或丢失,整个文物还是处于残缺状态。文物修复人员用石粉、树脂和颜料调和成一种黏合剂,他们把这种黏合剂涂抹在残缺表面,然后对凹凸部分进行打磨、做平,最后上一种与文物相同颜色的颜料。整个文物修复过程就宣告完成。“除了这个米缸外,还有这个越国悬鼓座,鼓座身上爬满了四条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大蛇,这些蛇出土时头和身体几乎都是分离的。”周健林感慨道。
  另据了解,南京博物院将在本周六下午2:00-3:00举办“鸿山越墓出土乐器”讲座,整个演讲只容纳240人免费进场,人满为止,入场者还可半价购买南京博物院参观券。(作者:成岗)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