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就让"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两颗明珠"重放出了绚丽的光芒。5月8日,中国西沙考古工作队结束了历时55天的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在对"华光礁1号"等沉船遗址的发掘中出水文物近万件,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远海沉船进行全方位勘验。几乎与此同时,随着耗资6亿多元的亚洲第一吊"天龙号"前往近海,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整体打捞沉睡800多年的"南海1号"的工程也进入最后阶段,这次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界和打捞界都属首创。无论是中国考古从近海走向远海,还是令世界同行震惊的对宋代沉船的整体打捞,都牵动人心。
考古专家认为,"南海1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沉船必定能再现大量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因为出海远航的船是一个"单一性社会",人们会把那个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这种高度浓缩过的历史标本,能提供地面上无从捕捉的考古佐证,将使现代人洞察到当时的贸易和生活方式。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