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禹墟发掘进入关键 "禹会诸侯"之谜将破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5-13]
被称为“禹墟”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出土了大量龙山时期陶器残片,而夯土层的发掘正在进行中,预计近日将取得重大进展。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有关大禹的诸多谜团将有望破解。
禹会遗址位于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禹会村。1981年,禹会村首次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分布范围自淮河东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
2006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率队在此进行短暂试掘,发现一处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筑基址。其夯土层不规则,厚薄不均,符合早期龙山文化特征,但是用途不明。
今年5月初,王吉怀再次率队对禹墟进行正式大规模系统发掘,希望通过对夯土层的断代和定性,以及更多的遗物证据,揭开“禹会诸侯”之谜。
他告诉记者,根据初步勘探,夯土层在距离地表的地下约80至90厘米的地方,目前,对其的发掘还剩下最后30厘米左右,预计近日将会全部揭开。
“夯土层在古代主要是大型宫殿、房屋、围墙等地面建筑留下的。因此,发现夯土,就可能从夯土上下的文化层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王吉怀说。
禹会村的村名在《汉书》中就有记载,一直延续至今。当地也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及禹会诸侯等传说。那么,禹会遗址真的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么?
对此,王吉怀认为:“传说总不会无缘无故,而且从目前看来,龙山文化时期与大禹的时期刚好能吻合,我认为这个地方跟大禹还是有关系的。我们期待更多的考古学证据能破解这些谜团。”
(信息来源:新华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