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首次收藏台灣創新繪畫精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5-05]
4月26日,75歲的劉國松現代水墨畫展《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在故宮展出,其中4件力作無償捐贈故宮博物院,填補了故宮博物院缺少台灣地區創新繪畫精品的狀況。
據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展覽薈萃了劉國松60年藝術生涯創作的61件精品,有些是來自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代表作。展覽將持續到5月26日。
在海峽兩岸有「中國現代繪畫先驅」「現代水墨畫之父」之稱的台灣畫家劉國松,在台灣成立了「五月畫會」,以群體之力推動傳統書畫的變革。1981初他應邀到北京、南京等地巡展,有力地沖擊了當時亟待思變的畫壇。他還結識了吳冠中等知名畫家,在海內外藝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劉國松就積極倡導創新現代中國水墨畫,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口號,要「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
劉國松認為:「筆就是點和線,墨就是色和面,皴就是肌理」,「模倣新的,不能代替模倣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他自己則在作品表現上尋求各種前所未有的可能形式,並在「現代」與「水墨」的雙重議題上尋求最大的結合與突破。
劉國松近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創新的坐標,縱向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橫向則是西洋文化的沖擊和影響。
他的見解一度被認為是數典忘祖,成為眾矢之的,有人譏諷說:筆和墨如同建築的棟和梁,房屋建築怎麼能沒有棟和梁呢?他保持了沉默,直到世界各地陸續有既無柱又無梁的巨蛋體育館問世,人們才不得不稱他為「先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