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贾又福精品《牧归》现身拍卖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3-26
人概一代山水大师李可染的墨法,谓“黑”、“满”、“崛”、“涩”,斯为的语。李可染的高足贾又福,则创造性发展了大师的墨法,一言以蔽之,曰:“黑”、“满”、“崛”、“色”。一字不同,而精神、境界、创造性却一脉相承。“黑”者,浓墨如注,绝不杂糅其他,甚至连线条都已省略,只有墨黑墨黑的块。
  即将在4月1日开拍的荣宝56期书画精品拍卖会上,366号贾又福《牧归》对太行山体的刻画,即当此一“黑”字;“满”者,不仅构图满纸,墨也满纸,几乎不留余隙;“崛”者,不过奇崛、生崛而已。此幅中,在山体和地面的墨块压迫中,只有一线白,弓背的老者、昂首的牛匍匐其中,更凸现其奇崛。远天与山体的分割中,金黄的云块,则不可谓不生崛,但一入目,却觉非如此不可;“色”块的应用也是贾又福成为当代艺坛中最具代表性、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的原因所在。美国加州大学艺术评论家高居翰推崇贾又福的艺术到极高的地步:贾又福的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画家的继承、发展的道路上,获得十分独到的成就而令人满意的类型之一。确切地说,尽管他的画在传统方面有极深的渊源,回归了北宋奇伟恢宏的山水大观,或再现了南宋大师的小景神韵,但却又全然属于我们时代的。他的作品,展示出艺术家对大自然的钟爱,贾又福每年一度地重回太行山(一千多年前荆浩曾在此获得灵感),太行山给予他的不仅是对大自然,而且也是对人类生存的深刻领悟,使得他的作品无论是巨制还是小帧,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大体块的构成以宏伟的抽象的几何形式突现在观者面前,局部的微妙变化则变幻着观者的知觉,从而形成两种形态的相互贯穿;小帧作品常常表现夕照的天空,那种转瞬即逝的光线、气氛和时间的变化,以诗一般的境界震撼着人的心灵。在他笔下暮色中归来的负薪者、牧者、牛群……所产生的强烈的怀乡惰调则为南宋以来的中国画中所罕见的。所有这些以及他那奇妙的笔墨技巧使得贾又福成为当代中国画家的行列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引入注目的画家之一。反观此帧,佐以《无边心潮》(成交价330万)、《抚琴欲令万山响》(成交价242万)等太行系列,信然!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