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发现贝丘遗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3-24]
去年12月29日,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人员在考古调查工作中,于日照东海峪遗址东南部的台地上,观察到一贝丘堆积层的剖面。该贝丘堆积距地表30—50厘米,为红烧土所叠压,剖面长约5.3米,最厚处0.3米。该贝丘堆积是鲁东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贝丘遗迹。东海峪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北京路街道办事处东海峪村,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和1975年山东省博物馆和原日照县文化馆组成东海峪考古发掘小组,对其进行了3次发掘。该遗址内涵丰富,以发现大汶口文化层、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层和龙山文化层的“三叠层”而著名。此次发现的贝丘遗址中,可以肉眼分辨出的有白垩化的牡蛎壳、海螺壳和种类繁多的贝壳等。在堆积剖面中,还发现一幼儿头骨、肩胛骨和部分上肢骨。许多学者根据以往的考古发现认为:山东贝丘遗址多分布于胶东半岛,鲁东南在新石器时代没有贝丘遗址存在的现象,说明更早的时候当地不存在适应海洋生活的史前人类。但是,此次东海峪遗址贝丘遗迹的发现,说明日照地区当时确实存在海洋渔捞生活的居民。这一发现,对于研究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将有重要意义。(张雪晨)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