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安徽双墩文化遗址发现大量刻画符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11-17
针对 “中国文明起源外来说”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历史地理学家和知名古文字研究专家黄盛璋认为,安徽蚌埠双墩文化及其遗址发掘出来的607个刻画符号,证明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并非外来。
据了解,1654年德国教士凯彻尔最早提出埃及殖民说以来,西方研究者纷纷著书立说,认为中国人来自埃及、两河流域、腓尼基、中亚等地。
黄盛璋日前在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研讨会上发表看法,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607个刻画符号大多数属于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数字,处于文字的起源阶段。虽然目前还不能肯定这些刻画符号与甲骨文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不能排除华夏族造字过程中也曾吸收有它的成分。
黄盛璋认为,中国文明是由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文化汇流、聚合形成的文明长河,华夏族所造的汉字也是同样的融合和发展过程。“双墩文化是淮夷文化的前身和上源,证明了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下游就有土生土长的淮夷族的存在,这使‘外来说’无任何立足之地。”
双墩文化是近年在安徽淮河流域蚌埠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距今约7300年至6500年,遗址发现有籼、粳水稻壳、农业生产工具等文物。
新华社合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