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11-11
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大型艺术展览“当代视像:为收藏家办的展览——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即将于2006年1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隆重举办。展览结束后将由承办方将部分作品组织专场拍卖会。
一、年鉴展的定位

  年鉴展作为展览体制的定位是:为收藏家办的展览。这种展览体制的确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艺术批评家角色和任务的拓展。从原来对艺术创作过程和结果的参与、批评、阐释,到以批评引领艺术市场,从而提升艺术收藏的品质,从而使艺术批评家走出单一的角色束缚。在艺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日益丰富的时代,艺术批评家变被动为主动,将学术评述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以及规范化的操作,与引导艺术市场的消费结合起来,使得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收藏和艺术研究,逐步处在一种良性和谐的发展链条机制之中,使艺术的生产、消费与发展获得了一种长效性。这种展览体制的创立,无论在现有艺术展览的展出方式上,还是在现行艺术作品的各种拍卖方式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这种展览体制打破了艺术展览与艺术流通相互之间的隔阂屏障,使得艺术与市场在学术批评和理论认定的引导下得到积极的沟通与呼应。

  二、第二届年鉴展的主题

  以年鉴展的总体定位,即“为收藏家办的展览”为指归,立足当代中国视觉图像创造的最高成就。它囊括了1990年代后进入创作成熟期和巅峰期的绝大部分中青年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同时吸收了卓有成就的健在并处巅峰期的老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它既是对1980年代中国艺术创作的一种呼应,更侧重于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优秀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种肯定。从这种意义上讲,本届年鉴展是在首届年鉴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评鉴和集中检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学术意义。与上届不同的是,本届由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组成的策划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将根据本年度艺术创作的实际情况做出学术评鉴,特别推荐新人新作进入展览和拍卖。并设3-5名年度奖和3-5名新人奖。

  三、第二届年鉴展的学术内容

  本届年鉴展规模宏大,共展出120位(组)参展艺术家作品240件(组)。参展作品的媒介材料涉及绘画、雕塑、摄影图片。展览期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届展览的大型画册,其中包括由策划委员会成员撰写的分类评介文章、参展艺术家自述及有关艺术家的评论文章摘要,以期对每一位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做出充分的学术梳理和评介推荐。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独具特色的座谈会,将邀请各委员会成员及收藏界、经纪界、新闻媒体有关人士参加,围绕“艺术与金钱”、“批评与市场”等热门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四、第二届年鉴展艺术家的入选方法

  由策划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共24名成员分头以书信表格形式,推荐年鉴展入选艺术家,每位委员提出40位入选艺术家名单。策划委员会在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重叠率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依次排出最终入选艺术家名单。根据最终入选名单,通知艺术家参展,进入展览程序。

  五、年鉴展部分作品的专场拍卖会

  年鉴展的宗旨和定位,决定了它与艺术市场的紧密关系。年鉴展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能否转化成市场价值,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年鉴展策划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判断力和鉴赏力对于引导艺术市场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也正是年鉴展不同于其他展览的特点所在。

  正因为如此,年鉴展的参展作品的一部分交由拍卖公司专场举办拍卖会,将是年鉴展学术活动的一种市场化验证,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上都是一次全新的实验,意义非同寻常。随后举办的专场拍卖会,将使本届展览的学术追求与艺术评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得到一种积极的延伸和转换,必将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浙艺网 )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