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潘公凯作品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并首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9-29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于2006年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潘公凯先生在国内举办的第一次大型个人画展,展览将持续一周,并集中展出他的现代写意风格水墨近作40余幅。   
  潘公凯先生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对中国画历史、理论、笔墨、境界有深入理解与把握。他在继承青藤、白阳、八大、吴昌硕与潘天寿等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凝重、整体的现代感。作为美术史论家的他思维缜密,感觉敏锐,兼具学者的理性与画家的激情。其作品多立意于对自我的感悟和生命的关切,韵深格高,落笔用墨大开大阖,建构起了注重黑白对比、简括精深、浑厚大气的个人风格。
  在父亲潘天寿先生注重画家品格修养、坚持“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影响下,潘公凯先生始终将“格调”看作近代中国画的核心评判标准,并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两方面对于中国画的“格调”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风格以大写意水墨为主,此次展出的中国画作品尤以表现荷塘夜色情景者居多。在这批书画近作中,潘先生尝试运用了经过现代性改造以后的“大笔大墨”,既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张力,适应了现代大型展览空间的展示需要,又保留了传统笔墨注重笔墨韵味的优势特色,使富有现代意味的“大笔大墨”在精神气质和语言法度上与中国文人画传统主线实现了精神层面的契合。
  此次展出的作品风格多样,个人面貌鲜明。几件大尺幅的作品,宏阔而清淡,意境深远,彰显了潘公凯先生对于笔墨、章法与境界三者关系的深入思考和掌控能力;而水墨小品与意象书法作品,则显现出灵动洒脱、温润俊朗的风貌。这些被潘公凯先生自称为“生命的痕迹”的水墨作品,浓缩了一位学者型画家、中国最高美术学府决策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理解与创造性表现,对天人之际的追问和面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