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落大势突显 书画市场火爆谁受益?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9-05]
近来,书画作品价格和成交率出现了一些回落。去年秋拍上半程中国书画虽还持续着春拍的火爆,但从11月下旬北京荣宝秋拍结束,随后开拍的公司业绩就开始出现一些回落,到12月上旬中贸圣佳和翰海秋拍结束后,整个书画市场回落大势突显。而今年的艺术品拍卖,不管是成交率还是成交价位(底价成交或估价内成交甚多)、不管是北方公司还是南方公司均呈明显下滑态势。这说明大部分买家对一些拍卖公司和坐庄大户们在艺术品市
场上的过分炒作有了认识。我们再回头盘点一下,看一看书画市场在火爆时到底是谁在受益。
首先是书画艺术品拍卖公司得到益处。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这火爆的书画市场中受益。一些操作正规的大拍卖公司不但在经济上受益颇丰,在品牌价值上也日益壮大,可谓名利双收。小拍卖公司如是正规操作的,也赚到了一些本钱。一些不正规操作的,则大发知假、卖假的横财。火爆时受益的这些艺术品拍卖公司,在市场冷静下来后,也会出现一些压力,大公司需要面对书画市场新状态调整市场策略,而不正规操作的小公司则面临着市场优胜劣汰的整合。
另一个受益者就是一些参与名家书画投资炒作并已基本出完货的大户们。这些坐庄的大户,在各大拍卖公司大进大出,利用炒作哄抬起书画作品价格,抛出他们低价时买进的名家书画作品(包括一些假货),在市场特别火爆的时候,日进斗金对他们来说是不夸张的。京、浙、宁、沪几个大庄家现在个个都是身价几千万甚至上亿了。坐庄的大户属短线投资人,不是真正的书画收藏家。这类人在书画艺术品市场“井喷”后大量进入市场,和一些非大户但也持短线投资心态的投资客相加,其人数远超过以收藏为目的进入市场的收藏者。
受益最丰厚的可能要算是名家书画作品的造假者了。这些人利用这前所未有的市场氛围,利用大量初次涌入市场、经验不足的陌生买家,加紧“工作”捞足了一票。如京城一书画仿家,现已移居海外,但每年春、秋两季国内书画艺术品大拍,他必定回国。此人身怀“绝技”,以制假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等北方书画大家伪作闻名于书画玩家圈内。近几年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其伪作经常上拍,并有不俗的“成绩”,已敛财数千万元,并用拍卖掉的伪作款直接在拍卖行买下名家书画真迹近百幅。他是一条龙制假流水线,他负责仿,底下有“马仔”专门送拍卖行拍卖。书画市场火爆时他更牛了起来,谁要他的仿作,就必须现钱买断,按仿作水平高低定价。按他所说,乱真之作也要百里选一才行。至于他把名家书画仿品直接在国外出版,再以“回流”之作名义进入国内拍卖行和书画市场,其价格有时就是“天价”了。现在大拍卖行对他的仿作已有了一些认识,关把严了,“货”难送了,中、小拍卖行就成了他的主战场。
当代书画家也是这火爆书画市场的受益者。随着近现代名家书画价格爆涨、古代大家书画精品牛气冲天,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在价格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涨势,不但有真才实学的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创出了天价,就是稍有知名度的画家也通过炒作把作品卖出了相当高的价格,把几年后的饭都先吃掉了。
还有一些人也得到了益处,那就是真正想买好作品的书画收藏者。因为市场好了,虽然泥沙俱下,但好的书画作品因有好价格于是大量涌入市场,进入市场的名家书画精绝之作便多了起来。一些既有好眼光又有闲钱,并真正想买名家书画精品力作的收藏者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能见到和可能买到的好东西就多了,只是因为书画市场过于火爆,价钱上贵了一些,但对于想买好东西的人来说,稍贵一些总比见不到好东西强,这也许是收藏的缘分到了。
来源:文汇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