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去年中国考古成果丰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5-13


大陆省级区域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代新疆找到了“蒙古人”踪迹,首次完整出土周礼中的“荒帷”,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提前一两千年——

天津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使祖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鉴定证明古代新疆有“蒙古人”踪迹,在山西绛县首次完整出土周礼中的“荒帷”,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把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提前一两千年……“去年的‘收成’是近些年里最好的。”昨天举行的“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道出去年考古界的丰硕成果。

●大陆省级区域全有旧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队在天津蓟县旧石器地点群采集到各类石制品1000余件刮削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石核、石片、残片、断块、碎屑、细石叶。根据采集到的石制品标本及其出土地点的地貌特征初步推断,这些石制品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至10万年。

“天津一‘弄’出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就都有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刘庆柱兴奋地说。

●古代新疆发现“蒙古人”踪迹

新疆于田流水墓地是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的青铜时代墓葬。

一般认为,汉代以前的新疆居民是单一的欧罗巴人种。但是通过对出土人骨的初步鉴定,墓地里也发现了一定比例的蒙古人种,这说明3000年前新疆地区的种族混杂程度已经很高。

出土陶器为手工制作,大多装饰有刻画几何纹,在新疆是首次发现。它们与西藏、甘青地区的某些古代文化有相似之处;出土的铜或金质耳环的样式则与西伯利亚地区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环样式极为相似。

专家说:“这些说明古代新疆实际存在着多民族、多文化。”

●周礼中的“荒帷”首次完整出土

《礼记》记载的“荒帷”,在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中被成功地清理出来。它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

据《礼记·丧服大记》等记载,“荒帷”是覆盖在棺上的幕布,在上曰荒,在旁曰帷,有等级形制的不同。

出土的“荒帷”整体是红色丝织品,由2幅布横拼而成,布的表面是非常精美的刺绣图案,图案内容主题是凤鸟。在布幅接缝的地方有图案错位和颠倒现象,可见当时是先在布上刺绣出图案,然后才拼接成整幅。刘庆柱告诉记者:“‘荒帷’历经2900年而得以立体保存下来极为难得。这为我们研究周礼、尤其是当时的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提前一两千年

1973年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出来的5000多件骨、石斧、黑陶等文物曾震惊全国,也使“河姆渡文化”一度成为早期长江流域文化的代名词。

而中国考古学家认定,2005年挖掘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呈现出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新颖地域文化,可追溯到八九千年以前,比河姆渡文化还早一两千年。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

北京日报(记者刘冕、侯健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