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玉器还是大师作品值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4-24]
依靠现代工艺打造出来的新玉精品,其做工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一些大师作品,其精巧程度和雕刻水准让人叹为观止
3月12日,中国工艺美术馆。记者再次见到了刘灼,这位深谙玉雕行业走势的策展人对此次展览的成效显然比较满意。
“两名来自哈尔滨的玉器收藏爱好者在得知该展览后,连夜坐火车赶来,一口气买了四件当代知名大师的作品。”刘灼介绍道。这件事令 他感到欣喜,因为由此又结识了几位能看到当代大师玉雕作品未来升值潜力的藏家,可谓遇到了“知己”。
但问题是,相比于日见繁荣的玉器收藏投资市场及越来越多的玉器收藏爱好者,这样的“知己”还是显得太少。
市场升温背后的隐忧
近年来,随着工艺品市场的升温,玉器价格也节节攀升。佩玉、收藏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和投资亮点。据了解,我国包括玉石在内的各种珠宝首饰的营业额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到2005年,营业额已达到1400多亿元。但是,繁荣的玉器收藏市场也出现了令人堪忧的“怪”现象。
“厚古薄新”、“重材轻艺”便是其中两“怪”。一些玉器收藏爱好者片面追求玉器的历史年代及其材料的优劣,致使部分古玉器和传统名玉石因过分渲染和炒作,价位高不可及。由此,许多玉器收藏爱好者只得望而却步。玉器收藏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古玉赝品。与此同时,在玉器消费热的带动下,一些粗制滥造的中低档玉器产品充斥市场,造成玉石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珍贵的玉石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据了解,作为玉中上品的新疆和田玉,近几年由于大量开采,昆仑山冰川下的玉矿已开采完毕,除了档次较低的“山料”之外,“仔玉”和“山流水”这样的上品已基本采不到。
古玉赝品以及中低档玉器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玉器收藏市场旺盛的潜在需求。而这种需求如果引导不当,造成的不仅仅是玉石资源的过度浪费。
大师“手艺”难以承继
“玉雕原料虽然昂贵稀缺,但比宝玉石原料更稀缺、更需要保护的是大师的手艺。通过一年甚至几年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加工,大师们将自然界无生命的物质点化成能传情达意的‘尤物’,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刘灼介绍说。对于一件玉器来说,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固然不能忽视。但是,“玉不琢不成器”,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这一技术条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不断完善,依靠现代工艺打造出来的新玉精品,其做工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一些大师作品,其精巧程度和雕刻水准让人叹为观止。据了解,当代玉雕大师是指由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在世的仅有10多位,且年纪较大。像宋世义、李博生、王耀堂、杨世昌等知名大师都在六七十岁左右。这些大师的作品十分珍贵。
尽管如此,玉雕大师的处境及其整个行业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据介绍,一件玉雕作品虽然动辄数十万元,但那几乎是原料的成本价,而它的创作者的收入却很低,往往就是在玉料价值的基础上加上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创作费,有的大师一年收入仅万元。“玉雕行业又苦又累,出成果慢,年轻人尤其是有文化的大学生都不愿入行,而大师们又年年老去,整个行业青黄不接已是不争的事实。”北京玉器厂厂长张田利感慨道。据了解,在我国现代各级别的教育体系中,目前尚没有玉雕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也没有直接服务于玉雕的工艺学、美学等理论专著问世,玉雕技艺的传承仍然沿袭着“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加之目前年轻玉雕艺人的浮躁心态,致使他们很难在玉器雕刻上有所作为。也许正是这种人才极度匮乏、工艺很难传承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大师玉雕作品的升值空间。
大师作品升值潜力大
“现在是有玉雕,没有玉文化,好的东西没人要,不好的玉雕工艺品满街都是。”中国玉雕大师曾经如此慨叹。刘灼也表示,随着玉器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些收藏界的新人盲目跟风,将玉器收藏仅仅视为财富的象征,摆富显阔,从而忽视了一件玉器作为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应该承认,玉器买卖不是一般买卖,玉器市场也不是一般市场,需要文化作支撑,需要艺术作铺垫。而大师的一些玉雕作品将艺术内涵和雕刻水平完美地融为一体,不失为投资收藏的新亮点。有专家预测,具有文化消费与经济投资双重功效的玉石收藏,有望造就我国第四次收藏高潮。
同时,一些大师级的新玉精品代表了当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同古玉珍品一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在古玉日趋稀少、玉价不断攀升的趋势下,收藏新玉不失为投资保值的一项明智选择。因此收藏新玉,大师的玉雕作品更应该是首选。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刘灼才坚信大师作品的价值回归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目前,虽然只有很少先知先觉的藏家介入到当代玉雕大师作品的收藏中,但随着大师们年事已高,作品越来越少以及材料的稀缺,喜爱大师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当代大师的作品一定能升值。现在它就像‘尚未被广泛开采的金矿’一样,让人期待,让人惊喜。”
这座待开发的“金矿”成为刘灼投资大师玉雕作品展览的主要动力。去年一年,他在北京举办了四次不同题材的大型玉雕作品展览。今年,他已经举办了两次,正在积极地筹备第三次与当代大师玉雕作品有关的展览。而策划这样的展览的玉器界人士还不止刘灼一人。
可以预见,随着玉器收藏市场的逐渐成熟,会有更多的玉器收藏爱好者将眼光从对石材本身的挑选转到对雕刻艺术的鉴赏上来,文化意境深远、技法纯熟精细的当代大师玉雕作品自然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价值也会逐渐被玉器收藏、投资爱好者认知。
来源:中华玉网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