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拍卖市场不规范 书画市场跌宕起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4-24


近年来整个大陆的中国书画投资红红火火,令人振奋的消息此起彼伏。就在收藏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书画时,2005年12月初北京某著名拍卖公司的秋季艺术品大拍上,中国书画成交率却由原先的90%一下子跌到60%多,随后上海几家公司的中国书画拍卖也出现颓势,给书画市场的投资者泼了冷水。其实冷静地分析这两年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应该有所反思。

这几年,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已经很少有人能报出北京、上海等地共有多少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了。为了追求利润,征集拍品是所有拍卖公司最为关心的事了,而一个地区真正的征集品数量是有限的,即使跨地区征集,也因卖家的期望值高而使此项工作困难不少。于是,大批赝品就迎合了一些公司的口味。一方面,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拍假行为难以用法律来约束;另一方面,赝品拍卖利润诱惑极大,知假卖假已不是个别现象。

由于国内拍卖市场炒作之风盛行,人为拔高价格现象严重,尤其是对在世的书画家炒作更为普遍,存在“死人卖不过活人、古人卖不过今人”现象,一些画商以炒股票的方式进行炒作:首先是挖掘题材,如某人成了院长、协会主席等等,然后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当市场上已有不少人关注时,乘机高价拍卖吸引人们介入。当投资者盲目大量跟进时,他们已顺利完成运作而去选择新的炒作对象了。而高价位买入者何时解套难以预料。

此外,由于人们较为认同曾经出版过的作品,于是一些制假者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不惜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出版画册、编故事,毕竟对动辄上百万元一件的作品来说,这不算是大投入,而赝品一经出版,其在拍卖市场上成交的概率已近100%,还可卖个好价格。

今年4月初举办的“朵云轩第32届艺术品拍卖”,给2006年拍卖市场带来了曙光。事前许多业内人士看到拍品底价偏低,想在起伏不定的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但拍卖结束时大多感叹没有“捡漏”可能,近半作品是在底价4、5倍以上价格成交的,说明市场并没有一些投资者想象得那样糟。目前近现代海派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和北方艺术家相比,仍有不小距离,如吴湖帆、贺天健、刘海粟、冯超然、沈尹默等作品还是有不少投资机会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真正的艺术品价值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加上其数量有限,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投资品种。因此冷静看待市场,认真研究投资对象,只要不人云亦云,正常的艺术投资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