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将开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3-23]
陕西省文物局、旅游局日前宣布:投资约一亿元、建筑面积7800多平方米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以及汉阳陵宗庙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将于本月底全面竣工并正式开放。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清理。考古发掘与勘探资料表明,汉阳陵陵园内有大小不等的外藏坑190余个。从出土文物判断,围绕帝陵的81个外藏坑在众多外藏坑中地位和等级最高,极有可能象征着当时西汉王朝中央官署的“九卿”机构。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帝陵东侧、司马道以北的10个外藏坑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宦官等各种身份的陶俑;各类陶塑家畜、缩小为三分之一的木车马;各种质地的生活器具、兵器以及粮食、肉类、纺织品等生活消费品。
经过多年的策划、论证和设计,在国家文物局批准下,2004年8月在10个外藏坑原址上开始建设。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总建筑面积为7850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亿元。由于外藏坑原址紧邻帝陵封土,属于陵园内最为重要和敏感的保护范围。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这一建筑设计为全地下建筑,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梁门式跨内吊装方案,建筑顶部则覆土植草种树,保护陵园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和自然景观。整个建筑覆盖保护的遗址区面积为3200平方米,是已知我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
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借鉴了现代先进理念和科技手段。这不仅体现在为保护遗址风貌,弃宏大而就“无形”(无地面建筑形象)的环境保护理念,也体现在内部设施选用了高科技含量的最新产品,诸如在辅助陈列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技术与幻影光成像技术、利用地热资源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效用的水源热泵空调通风系统、方便轻巧的壁挂式残疾人电梯以及光纤和LED等先进光源组成的遗址特殊照明等等。最重要的是,对于外藏坑遗址,这里首次大面积采用玻璃全封闭的保护与展示手段,努力为遗址创造一个尽可能接近发掘前的原始环境,这也更有利于达到有效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目的.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