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将以“投资与收藏”为主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3-02]
作 者: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 张新建
在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时期,文化在综合竞争力、外交、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水平成为判定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人民群众接受文化产品的主要渠道不再是政府计划性的给予,市场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文化选择和消费空间,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秩序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保证人民的文化消费权利,是文化部门的主要工作。但是,我国文化市场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法规建设、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市场运作等方面还不成熟,文化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企业公平竞争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调整文化市场产业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文化市场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引导作用,为文化企业推广、交流搭建桥梁。如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以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等等,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展会,举办展会活动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推介文化品牌企业,扶植中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中国文化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一直徘徊在低谷,这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深厚积淀是极其不符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实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迅速提升。特别是近几年,在股票、房地产等投资热后,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热更是再掀狂潮,画廊、拍卖会、博览会都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但是艺术品市场中造假、售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影响了消费者的投资和收藏信心。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文化部拟于2006年9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展览馆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展会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承办。举办博览会的目的,以及选择“投资与收藏”为主题的原因在于:
首先,人民群众艺术欣赏需求的增加,奠定了博览会的受众基础。以前人民获得艺术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中小学的美术基础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后,美育只局限于专业高等院校。现在,开设美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增多,美术专业成为热门专业。据统计,2005年全国美术专业的报考人数有数百万人,美术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点专业;以前大众美术欣赏的渠道是美术馆,如今,画廊展览、民办、私人美术馆展览、各种艺术博览会也成为重要的艺术欣赏渠道。举办博览会目的是给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集中的、品种多样的、高水平的艺术审美平台。
其次,中国美术品收藏群体的壮大,奠定了博览会的消费基础。当前中国出现了“艺术收藏热”的现象。在艺术品市场发达的国家,收藏群体每年仅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增长,而在中国收藏群体则呈几何形的递增趋势,这就是艺术品市场的消费基础。这个基础分为两级,一是艺术品的普通消费。随着中国住房改革政策的推出,购房与装修的支出,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据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预计,到2005年中国室内装饰工程需求量超过6000亿元,它所带动的装饰材料和用品也超过4000亿元。作为艺术品最基础的装饰功能,它是依附于建筑空间而存在的,试想一下,数量巨大的已建成的商品房和国有公房,其内部空间和墙壁上不可能都是空白,这就给艺术品的普通消费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二是艺术品的高端消费。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投资观念,当今一部分的富裕阶层仍然持有这种理念,《华尔街日报》预言,中国新生的商界领袖正在成为推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另外,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艺术品收藏。在中国,个人投资的形式主要分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不动产和以股票、期货为代表的动产。2000年以来,中国股市出现下滑态势,很多的民间资本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渠道,与其他投资相比,艺术品具有保值升值特性,投资保险系数较高。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的价位翻了好几倍,而且涨势未停。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还会带动艺术品价格的上涨。很多投资者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带着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中国艺术的信心,开始投资中国艺术品。博览会的举办将为这些收藏和投资群体提供质量保证、投资回报率高的优秀艺术作品。
第三、中国艺术品市场营销渠道的不断成熟,奠定了博览会的招商基础。目前,以画廊为基础的一级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经纪代理为主要经营方式的画廊不断增多;外资画廊开始抢滩中国;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涉足画廊行业,在法国菲亚特博览会、瑞士巴塞尔博览会等国际知名的博览会中开始出现中国画廊的身影,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画廊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在不断壮大。同时、中国艺术品拍卖进入了历史的黄金期。2005年多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和成交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截至12月1日,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总成交额突破100亿人民币。另外,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以来,艺术博览会经过十几年的磨合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渠道。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背景下,举办博览会是要整合市场资源,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信赖的接触、欣赏、购买、收藏美术品的环境,同时集中展示我国艺术品企业的实力和水平,建立我国艺术企业的品牌形象。
第四、规范市场运作、推广诚信经营是举办博览会的根本目的。为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经营管理,2004年文化部修订并颁布了《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29号),在1994年《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允许个体、私营、民营包括外商投资艺术品经营活动;进一步减少审批、简化审批环节,将设立艺术品经营单位和举办艺术品经营活动的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同时制定经营规范,加强对艺术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在建立信用制度、限制不公平交易方面作了相应规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各方的权益。政策的调整为艺术品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品市场立法和管理基础依然十分薄弱,规范的市场秩序尚未建立,社会十分关注的制假、利用招展诈骗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起,文化部开始诚信画廊的评选工作,并举办诚信画廊推介展和精品巡回展,支持成立诚信画廊联盟,这些活动对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举办博览会就是促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诚信经营的队伍中来,共同营建规范、良好的艺术市场秩序。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