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中国大陆近期重新掀起文化热潮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2-16

  中国大陆近期重起文化热潮,不论在官在民,在中央在地方,都开始重视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最热门话题。
  对文化的重新迷恋,首先表现在地方。目前至少有17个省市,已提出建立“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发展目标。其中经济大省广东、开放大省浙江,已定出具体指标,西部省份云南也提出要像“抓烟叶一样抓文化产业”。首都北京、经济中心上海,更是先行一步,设基金、开园区、布产业。
  在民间,中国大陆已有80多个与文化相关的大型产业集团挂牌成立,涉及到传媒、出版、影视、娱乐等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在政策放宽、政府催动下,相信今年还有一批文化产业集团面世。
  在中央方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袂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作好政策准备;一批智囊提前策划,作好理论准备;多个领域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作好实践准备。由中央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今年将重新上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成为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之重要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国大陆不是新鲜词。文化产业的提法,也有五年的历史,2000年10月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度正式出文化产业概念。二年多以后,当局选择一批新闻出版机构,经体制改革成为首批文化产业集团。
  为何今年此刻,文化大热卷起,文化产业将有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将全面推进呢?当然是天时地利、内外上下的多重因素所致。首先是28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生活水平有相应的提高,民众的文化需求已前所未有之高。以电视论,每年短缺节目就有六百万小时之多;以新兴的网络游戏论,现在已有5000万左右固定玩家,有8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以出版论,现在国营出版社五百多家,但民营出版机构多达二千多家,年出版图书有21万种之多。文化需求仍然蓬勃,文化市场尚有待开发。
  与之同时,传统产业已露疲态,发展空间缩小。农业问题重重;制造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甚至市场的重重压力;传统第三产业唱着主角,但等待着升级换代。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业和高增值产业,成为追求目标,“自主创新”由之成为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的机会,就此而来。据测算,中国大陆文化产业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已逾两万亿元人民币,文化市场消费规模,也有约二万亿元人民币。因此,文化产业已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被定位为未来的“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天时,是当中国成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时,像中文全球热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重新受到重视。而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两个世界级盛会举行,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掀起文化建设热潮,仅靠迷恋当然不够,除需更多的创意,更广阔的市场外,还要有相应的开放度,经济的社会的开放度,体现于文化的开放度之中,文化发展又取决于开放度的大小。


中华文化信息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