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陕西商洛发现四千多座崖墓 初步掀开“神秘面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1-14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陕西省商洛市考古队在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商洛丹江、乾佑河等流域发现了四千多座崖墓,分别雕刻有灶、井、池、厕所以及石棺床等,有的还雕刻有岩画。据悉,该崖墓遗存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

  据记载,崖墓是东汉时期(公元二十五年至二二0年)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墓葬,一般以石室、石穴的形式修建于河流两岸的陡坡峭壁上,当地人们称之为“跑匪洞”、“巴人洞”。崖墓与悬棺一样,历来是中国考古界研究墓葬文化的重要课题。

  目前,在东起商南、丹凤,西至镇安、柞水,北自洛南,南至山阳的范围内,共发现了崖墓点六百八十处,崖墓四千两百二十座。在东起丹凤的丹江河谷,西至柞水乾佑河两岸长约一百六十公里的范围内崖墓分布相对密集,尤其是在大水系与小支流交汇处分布更多。

  据介绍,崖墓类似于悬棺,但又不是悬棺,距离地面高度从两米到三百米不等,几乎都是在竖立的崖面上垂直九十度角凿刻的,开凿难度相当大。这些崖墓可以分为单室墓、双室墓、三室墓、多室墓、崖洞砖室墓和异型墓等六大类型。构造形式基本都是以前堂后室或中室为中心,在两侧或单侧配置厅室和耳室,并在室内凿置灶、井、池、厕和案龛等附属设施,有的还直接利用崖壁凿出石棺床。墓顶多见平顶、弧形顶。少数墓中有兽面、人面浮雕和岩画等。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崖墓题记十余处,主要包括年号和墓主人姓名。如在商南县富水镇崖墓中发现有“元凤元年”(公元前八十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五十七年)等模印纪年的年号砖。砖上刻有龙纹、虎纹和几何图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从中国目前崖墓分布的现状看,商洛的崖墓遗存无疑是中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其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探索。

(信息来源:中新社西安 记者冽玮)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