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开挖阆中地下城 解密四千年前彭城遗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1-0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考古队专家日前进驻阆中市,并对其地下古城--彭城遗址“进城开挖”。专家认为,从已有进展情况看,4000年前的彭城人类活动频繁。
1981年,嘉陵江突发特大洪水,距阆中城区14公里处、嘉陵江下游的彭城镇一农民捡到一青铜锁扣。阆中市文管部门将这块锁扣送上级文物部门鉴定,此锁扣系春秋商周时期的虎纹铜钺(皇宫中用的礼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古城堡的锁扣现身彭城,这里会不会深埋着一座城呢?考古队员决定对该处进行全面搜索。1986年,四川省文物部门在阆中普查得出结论,位于阆中彭城镇一村沿嘉陵江边右岸台地上长1000米、宽100米、深约1米的地下,为商、周至汉(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50年)时的文化遗址。
据悉,此次古城开挖前夕,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和随行省考古专家已经对遗址的平面、剖面、散落在田间地头的零星陶瓷碎片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菜地中发现具有春秋战国时期信息的铜器文物碎片,在一段被杂草掩埋的剖面层,不但发现了明代的瓮棺,还发现了一排数千年前的人牙。
据四川省考古队负责人介绍,目前试掘施工已经开挖了5米×5米探方13个,探沟1条,发现砖室和石室唐代墓葬4处,并出土灰陶罐等少量汉代器物,同时找到了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可以证明阆中彭城坝在商周时期是人类活动十分频繁的场地。(陈勇)
新华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