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玉器之母”亮相南博 来源于4000年前红山文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2-16



古人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中国古玉的起源在何处?最初用于什么样的场合?昨天,来自中国台湾省和海外的一千多件古玉首次来南京博物院展出。南博古玉研究专家陆建芳告诉记者,这些玉器来源于中华玉文化的源头———4000年前的东北红山文化,它们主要是先民们用来祭礼天地的。

  1983年,辽西牛河梁遗址被发现后,红山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上的地位受到学术界空前的重视。已故权威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而中国红山文化研究的首席专家郭大顺先生经多年研究发现,红山文化具有“惟玉为葬”的特征。可见玉在中国古文明中的地位。可是这么重要的文物———红山古玉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被打着学术研究旗号的日本调查团掠去日本达数千件。郭大顺告诉记者,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半年后,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被日本人盯上。1933年7月,日本调查团来到赤峰等地考察。1935年,日本“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带同伙到赤峰地区进行发掘,包括红山玉在内的大量重要文物被掠去日本。到解放前,红山古玉一直不断地流失到海外。此次,中国台湾省“国父纪念馆”副馆长曾一士先生集中了宝岛及海外诸多藏家经多年收集的红山古玉,专门来到南京博物院展出,这也是流失到海外的红山古玉首次集体回大陆展出。

  记者在展厅里还看到同时展出的许多原始人形石雕,石雕人的脑袋与身体的比例有些不协调,头大且五官向外突出。他们主要呈静坐状,双手放在并拢的双膝上。考古专家向记者介绍说,这些石雕与美洲印第安人的石雕存在相当程度的相似点。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已故华裔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撰文表示,史前时代,目前的北美洲和亚洲交界的白令海峡有许多距离相近的岛屿连接,当时东北亚的先民有可能通过这些岛屿前往美洲大陆,并把亚洲的原始文化带到美洲。早期的红山文化通过这条线影响过美洲文化存在相当的可能性。


(信息来源:新华网江苏)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