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掘出陶质璧、有汉字的陶鼎和陶质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1-28]
近日,陕西省考古所在长安区黄良镇石佛寺村附近配合一大型建筑工地基建清理时,首次出土陶质璧、有汉字的陶鼎和陶质球。
发掘出土的随葬物品铜器有铜镜、半两钱、小铜铃等,陶器有陶璧、鼎、釜、盒、盆、豆、熏炉、灶等物,玉器有少量的玉琮,还有个别铁削类铁器。考古人员根据其葬式及出土物等判断这些墓葬的年代应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之间。
陶器中有两件陶质璧较为奇特,一件完整、一件破碎残断。完整的一件中孔、外径约10厘米,内径约2厘米左右,厚度不到1厘米,造型和考古中常见的玉璧很为相似,正面环边有凸起的乳钉纹,边沿有环状修饰,经千百年埋藏呈现深浅相晕的土黄色,极似玉器的沁色。
出土的陶鼎、陶盒有的完整无损,表面有红、黄、白、青诸色描绘的曲线图案,色彩极为鲜艳美丽。尤为出奇的是,在一件陶鼎盖的背面,有灰白色颜料书写似为“吴十三”的3个汉字,其书法信笔随意,类似后代的行楷模样。但结合墓葬的时代看,当时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字体。
墓葬中出土的5个直径约5厘米的陶质球状物件,中间有手指粗细透穿的孔、表面有花纹是五个陶球的共同特征。这些物件是什么名称、有什么作用,考古人员一时未能做出详尽确切的答案。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