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公园明代古城墙塌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1-17]
越秀公园里的明代城墙塌了!记者获知这一消息后,昨日下午赶到公园内的镇南路2号院中采访。
记者发现,这个三四户人家混居的杂院北端厕所旁边,一段围墙已经整个不见了,走近可以看到,沿原来围墙位置,水泥地面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断裂豁口。这段墙的基础——原来的老城墙,外壁已经被剥去厚厚一层,陷落下去。
城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绕到城墙之外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塌陷的情况:塌陷的城墙长度约为5~6米,高度大约半米多。墙外壁原本整整齐齐砌好的青灰色墙砖,与上层围墙的墙砖以及泥沙、枯枝败叶混杂成一团。由于城墙内部的土塌下不少,院内一小块水泥地面变成了悬空状态。
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刘春华介绍,越秀公园内的所有城墙都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塌的这段城墙是明代修成的,之后又屡次修缮。如今的外墙城砖,应当是清代修缮之后留下来的。所幸此次塌陷面积不算太大,加上房管部门及时通报消息,使得文物部门能够从文物保护角度拿出具体建议,因此复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据院中居民介绍,这段城墙大约是在两个多月前塌下去的,估计是因为当时连日阴雨,城墙被渗入的雨水泡坏,无力承担自重及上方围墙建筑重量所致。塌陷发生之后,居民们联系了房管部门。10月31日,越秀区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在塌陷地段旁的平房周围搭起脚手架,说是要进行防漏等维修工程,但是半个月过去了仍没有动工。
城墙附近民居出现裂缝
住在这座房子中的居民告诉记者,自从城墙塌下去之后,便留意到自家厕所的底部墙面上出现了几条裂缝,虽然裂缝不大,但心中还是颇有些忐忑,希望能够早日得到加固和维修。
记者在现场看到,镇南路2号院完全建在古城墙顶上,每幢房子都以城墙墙体为基础。居民们说,这个小院子曾经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主政广东的陈济棠“九姨太”莫秀英的一处别墅,“我们住的这些房子,都有差不多100年的历史了。”
沿塌陷城墙向西一路过去,就是出现裂缝的几间带阁楼的平房。它们是建国之初的产物。平房的北墙就建在城墙墙沿,城墙与屋墙几乎形成一个平面。由于年久失修,走进去已经可以感觉到地面从南向北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倾斜。
修复加固将尽量保持原貌
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了解到,目前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已经提出了将坍塌部分的城墙原状修复加固的方案,文物部门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城墙的原貌,尽量利用原有坍塌的砖块,不足部分可选用其他类似的砖材料补砌。
广州日报(记者卜松竹、陈安/摄)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